close

    我女兒在美國小學上學滿兩周後跟我分享了他的學習心得,因為他能部分聽懂老師說甚麼,也能回答一些問題,所以和同學相處上比較沒有問題,問他還習慣嗎?他說比較喜歡美國的教學方式和老師的教學態度,於是請他分析彼此的差異,他侃侃而談的說:「我覺得美國的教學方式很好,老師不會一直上課,而是給我們一個主題自己討論,會限定時間討論後再讓每組上台分享,之後才會再告訴我們一些資訊,像是數學就差異很多,台灣的老師都是一直叫我們算題目,看答案對不對,但是美國除了算出答案之外,老師還會問你是如何知道答案的,只有一種算法嗎,還是還有其他的算法,我覺得很有趣也比較能有不同的想法,我最喜歡體育課了,老師不會勉強我們一定要跑幾圈操場,而是給你時間讓你跑步,你可以依自己的狀況調整,隨便你跑,有人跑兩圈,有人跑十圈,都沒關係,時間到就換別的活動,我覺得這樣很好才不會一直勉強自己讓身體受不了。至於老師的態度就更不同了,老師會一直鼓勵同學說話,同學也很會發言,有一次上課老師問一個問題,每個人都一直發言,老師一直寫到整個白板都寫滿了還有人要說,老師才跟大家說可以了,已經多到寫不下了,同學才停止,老師不會很兇的一直罵學生,而是用提醒的方式,我想美國的學生到台灣一定會非常不適應,覺得老師太嚴格,太兇了。聽了他這一番話,真的覺得多出來看看是對的,其實我一直在教育界,也不太認同小學的填鴨式教學,雖然說教育一直在改革,但台灣父母的觀念並沒有改變,似乎也很難改變什麼,即使老師想要改變教學模式,也要家長能接受啊!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,確實無法全部都達到一致的標準,但是老師有能力去發現每個孩子的特質而去增強他的那些能力嗎?還是只是一直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期待呢?這些都是身為教育者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學方式 美國小學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nster 的頭像
    monster

    媽咪俱樂部

    mon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